朱干玉戚是指生肖虎、龙、马。
朱干玉戚在十二生肖代表生肖虎、龙、马、狗。
“朱干玉戚”出自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,原指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红色盾牌和玉制斧头,象征威严与尊贵,后来引申为形容仪仗华丽、气势恢宏的场景,从生肖象征的角度看,虎代表勇猛,龙象征尊贵,马寓意奔腾不息,而狗则象征忠诚守护——这些特质恰好与“朱干玉戚”的庄重氛围相契合。
我曾在一本古籍中读到,古人用“朱干玉戚”形容将军出征时的盛况,而将军往往被比作“虎将”或“龙骧”,这进一步印证了它与虎、龙的关联。
这句诗描绘了朱干玉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、在寒霜中依然锋利的景象。虎的皮毛如火焰般绚烂,龙的鳞甲似玉般晶莹,而马的奔腾则如战旗飞扬,三者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。
记得小时候听爷爷讲《三国演义》,关羽的“青龙偃月刀”在阳光下闪烁,恰似“朱干玉戚”的华美,这种联想让我觉得,龙和马(关羽的坐骑是赤兔马)正是这一成语的最佳诠释。
这里的“干戚”即“朱干玉戚”,形容武器精良、军威赫赫。虎是百兽之王,咆哮山林;龙腾云驾雾,威慑天下;马驰骋沙场,所向披靡。
有一次参观博物馆,看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兵器,上面雕刻着虎纹和龙纹,解说员说这些是王权的象征,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,“朱干玉戚”不仅是武器,更是一种权力的体现,而虎、龙正是这种权力的化身。
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,虎代表勇猛果敢,龙象征至高无上,马寓意奋进不止,狗则意味着忠诚守护,这些特质与“朱干玉戚”所蕴含的庄重、威严、华美不谋而合。
《水浒传》里的武松打虎,展现的是虎的勇猛;而“龙袍加身”则体现了龙的尊贵,至于马,从“一马当先”到“马到成功”,无不彰显其进取精神。
小时候读《西游记》,孙悟空大闹天宫时,天兵天将手持“金戈铁马”,虽然并非“朱干玉戚”,但那种恢宏气势却极为相似,而孙悟空本身具有猴的机灵,但天兵天将的威严更接近龙、虎的象征。
后来读《史记》,发现项羽的“破釜沉舟”与“朱干玉戚”的决绝气势也有异曲同工之妙,项羽被称为“西楚霸王”,其勇猛堪比虎,其霸气不输龙,而他的乌骓马更是马中神骏。
“朱干玉戚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文化符号,它承载着古人对威严、尊贵与力量的向往,从生肖的角度看,虎、龙、马、狗都与这一成语的精神内核高度契合,无论是历史故事,还是神话传说,我们都能找到它们的影子。
下次再看到“朱干玉戚”,不妨想想:它是否让你联想到虎啸山林、龙腾九天,或是骏马奔驰的壮丽画面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