莺歌燕舞是指生肖鸡、兔、蛇。
莺歌燕舞在十二生肖代表生肖鸡、兔、蛇、龙。
“莺歌燕舞”原指春日鸟语花香、生机勃勃的景象,后多比喻太平盛世或欢乐祥和的氛围。莺和燕都是春天的使者,它们的鸣叫与飞舞象征着希望与活力,从生肖的角度看,鸡司晨报晓,与莺的啼鸣相似;兔温顺灵动,如燕般轻盈;蛇在传统文化中亦具灵性,与自然和谐共生。
记得小时候,家乡的春天总有一群麻雀和燕子盘旋在屋檐下,祖母常说:“莺歌燕舞,好年景要来啦!”那时虽不懂成语深意,却能从鸟儿的欢腾中感受到生活的明媚,这种具象化的记忆,让成语不再只是书本上的词汇,而是带着温度的画面。
鸡是十二生肖中与“歌”联系最紧密的动物,古人云“雄鸡一唱天下白”,鸡的啼鸣驱散黑暗,恰如莺的歌声唤醒春天,而兔的敏捷与燕的翩跹相映成趣,民间故事中玉兔捣药、月宫漫步的形象,更添一分诗意。蛇虽沉默,但《诗经》有“维虺维蛇,女子之祥”的记载,蛇蜕皮重生的特性,暗合春日的焕新之意。
有趣的是,在江南水乡的民俗画里,常能看到鸡兔同笼的图案,象征家宅安宁,这种组合无意间呼应了“莺歌燕舞”的和谐意象——不同的生灵共舞,构成一幅生动的画卷。
① “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”(白居易《钱塘湖春行》)
这句诗将“莺歌燕舞”具象化:莺在枝头竞鸣,燕衔泥筑巢,动态的生机跃然纸上,若以生肖解之,鸡的争鸣似莺,兔的勤恳如燕,而蛇蛰伏一冬后苏醒,也加入了春的盛会。
② “留连戏蝶时时舞,自在娇莺恰恰啼”(杜甫《江畔独步寻花》)
此处“莺啼”与“蝶舞”呼应,延伸出“莺歌燕舞”的繁华意境,蝶属卯兔(地支“卯”为兔),莺喻酉鸡(地支“酉”为鸡),二者交织,暗含生肖的轮回之美。
曾读沈从文的《边城》,书中描写湘西的春日“鸟雀叫得人心里软和”,虽未直言“莺歌燕舞”,却传递了同样的韵味,反观《红楼梦》大观园中的“杏帘在望,莺啭燕啼”,则多了一层贵族式的精致,这种对比让我意识到:成语的活力,在于它能跨越阶层与地域,成为共通的情感符号。
“莺歌燕舞”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摹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隐喻——如鸡般昂扬,似兔般灵动,或像蛇般蛰伏待机,下次听到鸟鸣,不妨想想:这或许就是千年成语在当下的回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