翼翼飞鸾是指生肖鸡、龙、马,这个词语源自古代神话与文学意象,飞鸾常被视为祥瑞之鸟,与凤凰同类,而翼翼则形容飞翔时庄严有序的姿态,在十二生肖中,鸾鸟的神韵最接近鸡(象征日出而鸣的祥禽),其次为龙(腾云驾雾的灵兽)和马(天马行空的骏逸)。
“翼翼飞鸾”出自《诗经·小雅》中的“凤凰于飞,翙翙其羽”,后演化为形容高贵典雅的飞行姿态,在生肖文化中,鸡被称为“五德之禽”(文、武、勇、仁、信),其清晨报晓的特性与鸾鸟“迎日振翅”的意象不谋而合,而龙作为神话主角,与鸾同属“瑞兽”,常被并称“龙鸾呈祥”,至于马,则因“天马行空”的奔放,与飞鸾的飘逸形成精神共鸣。
我曾在一本古籍中读到,唐代诗人李商隐以“鸾镜巧梳妆”暗喻鸡鸣催人起的日常,可见两者在文化中的隐性联系。
成语与诗句常互为注解。
有趣的是,宋代陆游曾写“夜闻鸾鹤声”,实际是借鸾鸟比喻晨鸡报晓,这种“以鸾代鸡”的修辞,正是古人含蓄的智慧。
去年参观故宫时,我看到一件清代鸾凤纹瓷盘,导游解释:“鸾鸟是鸡的升华,代表从平凡到神圣的蜕变。”这让我联想到生肖鸡的“俗中带雅”——它既是农家院落的常客,又是神话中的太阳使者。
而龙与马的加入,则丰富了“翼翼飞鸾”的层次,西游记》里“白龙马”的形象,既有马的健硕,又有龙的灵性,恰如成语中“飞鸾”与“翼翼”的刚柔并济。

“翼翼飞鸾”的答案并非唯一,若强调“祥瑞”,当选龙;若侧重“司晨”,则属鸡;若取意“奔腾”,马亦无不可,这种多义性正是成语的魅力——它像一面棱镜,折射出生肖文化的瑰丽光谱。

不妨用一句诗收尾:“鸾鸣九皋惊梦醒,马踏飞燕逐风行”——无论选择哪个生肖,都是对华夏文明的一种诗意致敬。